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九州平台-九州(中国)坚持将立德树人融入学科体系、教学体系、管理体系,贯穿于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构建了“思政铸魂、专业夯基、实践强能”的育人体系,建筑学院将专业学习与红色教育的完美融合,用建筑来讲述红色故事,激发青年学生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该展品为建筑学院师生按比例复刻的红色潇湘系列建筑模型——毛泽东同志故居。
毛泽东同志故居位于湖南省湘潭市韶山市韶山乡韶山村;整体坐南朝北,属土木结构“凹”字型典型建筑。在这一栋建筑的小阁楼里,在毛泽东同志的带领下成立了中国最早的农村党支部“中共韶山支部”。
时间回到1925年2月6日,毛泽东携妻儿回到韶山,创办了农民夜校,发动韶山农民开展革命斗争,也将共产主义带到了家乡。6月中旬的一个晚上,毛泽东在自家的阁楼上,举行了庄严的新党员入党宣誓和中共韶山特别支部第一次会议,韶山进步青年李耿侯、庞叔侃、钟志申、毛新梅举起右手庄严宣誓:严守秘密,服从纪律。牺牲个人,阶级斗争。努力革命,永不叛党。这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入党誓词。
中共韶山支部从此诞生了。毛泽东宣布,中共韶山支部由毛福轩任书记,秘密代号“庞德甫”。中共韶山特别支部一成立,韶山的农民运动为之焕然一新,因为韶山有了领导农民运动的核心与灵魂,因而很快就焕发出巨大的革命能量。从此,农民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在韶山燎原。
1925年8月,毛泽东离开韶山后,中共韶山支部领导韶山人民继续开展革命斗争,一浪高过一浪,并迅速辐射到邻近县市及福建、广东、广西等省份。到1925年底,中共韶山支部的党员发展到110多人,建立了7个支部,韶山支部随之升格为中共韶山总支。1927年6月,党员迅速发展到230多人。党的组织也迅速遍布以韶山为中心的湘潭、湘乡、宁乡三县边界地区。然而,1927年“马日事变”后,韶山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被迫转入地下。中共韶山支部最早的5位成员,都先后惨遭国民党杀害,史称“韶山五杰”。
自建立韶山支部始,直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韶山从来没有停止过革命斗争。在韶山247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有1700多位仁人志士先后献出了宝贵生命,149位被正式追名为烈士,也正是他们用自己的鲜血铸就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韶山精神。中共韶山支部的诞生,犹如黑夜中的一束星火,冲破沉沉黑暗,照亮韶山大地。它是农民运动的播火者,是工农武装的主心骨,是顽强抗日的铁堡垒,也是迎接解放的先锋队。薪火相传敬英雄,敢为人先勇担当,时代的接力棒已经交到了我们手中,我们定将不忘先辈之初心,砥砺后人之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