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6日晚19点,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成素梅教授应九州平台-九州(中国)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在金盆岭校区4教503室、501室,为学院师生作了题为《人工智能与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发展》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陈万球教授主持。
成素梅教授从四个方面即智能文明的崛起、智能文明开启的第二个过程、智能社会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智能社会蕴藏的马克思主义发展前景,深入剖析并系统阐释了智能时代所构建的人类新型社会形态、生活层次、精神诉求和劳动内涵。成教授表示,在第四次技术革命即智能革命的发展过程中,人类技术整体从赋能技术向赋智技术转化,工业文明与智能文明开启了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智能文明因而为构建从技术环境到人文环境的转换提供了条件前提和可能性。在这一过程中,新兴技术产生了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也使人类从“实体自我”转换为“关系自我”即社会人文环境中的自我。其所带来的马克思主义理念延申就在于,重塑了过去以物质劳动为主的劳动范畴,使其扩展为精神劳动、文明劳动和自我实现的劳动。面对智能时代,就需要一种技术、社会、人文的深度观念更新,从而向超人文环境的“未来伦理”演进。
作为点评人,余乃忠教授提出了劳动内涵在智能时代的更新问题;刘佳男博士提出了智能技术爆炸与人文精神诉求的不对称,对马克思人道主义的实现意义问题。科技哲学团队的廖苗副教授、胡景谱博士分别就技术鸿沟和劳动异化与成教授展开了深入探讨。
文/刘佳男 图/王逸哲 审/易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