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研究生导师 > 正文 >

曾有艺

一、基本信息

姓名:曾有艺;性别:男;出生年月:19798月;

籍贯:广西崇左人;学历:博士研究生;职称:副教授;

所在院系:土木工程学院桥梁工程系;

E-mail: 864442055@qq.com;

通讯地址: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万家丽南路二段960号,410114

二、 教育背景

1. 2005~至今,九州平台-九州(中国)土木工程学院桥梁系专任教师;

2. 20175月,获工学博士学位,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

3. 20096月,获工学硕士学位,专业桥梁与隧道工程;

4. 2001~2005年,九州平台-九州(中国)桥梁与结构工程系辅导员;

5. 20016月,获工学学士学位,专业土木工程。

三、 目前研究领域或主要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施工监控与智能监测,桥梁非线性与结构振动,桥梁工程新材料与新工艺

四、 已完成或已在承担的主要课题

已完成的主要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51878073,单索面混凝土斜拉桥扁平多室薄壁箱梁复合受力下的扭转性能研究,2019/01-2022/12,60万,结题,参与

2、韶关曲江大道建设项目有限公司,横向课题,曲江大道桥梁施工监控,2019-1至2021-2,204万,结题,主持

3、贵州公路局,横向课题,贵州大小井特大桥施工监控研究,2016-12至2020-1,311万,结题,参与

4、达濠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横向课题,广西桂三高速公路JK1合同段高墩连续刚构桥施工监控研究与实施,2015-7至2017-12,86万,结题,主持

5、达濠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横向课题,广西桂三高速公路JK2合同段独峒大桥施工监控研究与实施,2015-7至2017-12,35万,结题,主持

6、达濠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横向课题,汕头市牛田洋快速通道和金砂西路延线项目II标段软基监测研究,2019-7至2022-12, 286万,主持

目前承担主要课题有:

1、韶关市公路局,横向课题,国道G323线乳源上围至沙坪段改建工程鸭麻湖大桥和月街大桥主桥施工监控,2019-7至2025-12, 148.7万,主持

2、韶关曲江大道建设项目有限公司,横向课题,江湾大桥(韶州大桥)钢索健康监测系统及桥梁监测系统,2021-4至2025-8,167.4万,主持

3、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横向课题,新旧桥空间重叠下智能装配与拆除一体化施工关键技术研究,2023-10至2025-10,30万,主持

4、达濠市政建设有限公司,横向课题,汕头市牛田洋快速通道和金砂西路西延线项目II段山兜互通涉路既有桥梁变形监测技术服务,2023-1至2025-12,58万,主持

5、中铁七局集团有限公司,,横向课题,韶州大桥“数据+模型”智能化运维系统研发与应用,2023-3至2025-12,285万,技术负责人

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面上项目,5227083322,基于人工智能与声发射的混凝土桥梁损伤在线监测理论与方法,2023/01-2026/12,61.4万,在研,参与


五、 已发表的学术论文

1、Studies on the free vibrations of tether of submerged floating tunnel involving tube motion by using different mechanical models. Structures,2024,70,107685,排名1/4.

2、弹性约束浅拱的内共振非线性模态, 振动与冲击, 2015, 34(23): 48-53,排名1/2.

3、转动弹性约束浅拱的2:1内共振非线性模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6(10): 3922-3927 ,排名1/3.

4、集中荷载作用弹性约束圆弧拱的面内屈曲特性,公路交通科技,2015,32(10):81-87,排名1/3.

5、跨中集中荷载作用下弹性约束圆弧拱的稳定性分析,应用力学学报, 2016,33(5): 904-909+942,排名1/3.

六、所获学术荣誉及学术影响

1、超大跨度斜拉桥施工全过程多因素耦合理论及其施工控制应用,湖南省人民政府, 科技进步二等奖,,2010年,排名9/15。

2、公轨两用钢-混凝土混合箱梁独塔斜拉桥设计、施工与监控关键技术,建设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9年,排名6/10。

3、大小井大桥施工关键技术研究,贵州公路学会,科学技术特等奖,2020,排名19/25。

4、拱形独塔宽幅钢-混斜拉桥设计、智慧施工与监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广东省市政行业协会科学技术一等奖,2022年,排名8/15。




CopyRight © 2022 All Right Reserved 九州平台-九州(中国)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