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实施学生科技立项“青马工程专项”的通知
第四期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全体学员:
为加强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简称“青马”)的培养工作,重点培养青马学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校团委决定从第四期青马培训班开始实施学生科技立项“青马工程专项”。现将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项目概况
“青马工程专项”属于学生科技立项的一个部分,为了重点强化青马学员的研究能力而设立,仅限定于人文社会科学类领域,2013年“青马工程专项”计划为40项,由校团委青马学院负责组织实施。
二、项目管理
1、第四期青马学员必须参与课题研究方能结业。青马学员可以以个人或课题组为单位申报学生科技立项“青马工程专项”项目,但每个课题组至多不得超过5人。
2、“青马工程专项”项目仅限定于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鼓励学员结合自身知识结构、兴趣爱好、工作经历和社会实践申报课题。校团委提供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研究课题指南》(附件一)仅供参考。
3、各课题组需自行联系指导老师指导课题研究工作,并于2013年2月24日前完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课题申报书》(附件二),2013年5月1日前完成《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课题结题报告》(附件三),按时将电子稿和打印稿报送至校学生会组织部。电子邮箱:xxsh_zzb@163.com,报送地址:学生活动中心305校学生会办公室,联系人:王博14789865434、彭畅14726990912。过期不候。
4、校团委将请相关专家对项目进行结题验收和评比。分别按结题项目数量的10%、20%、30%、40%评选一、二、三等奖及优胜奖,分别资助700元/项、600元/项、500元/项、400元/项。项目研究的质量是评选“优秀学员”的重要参考。
附件一、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研究课题指南
附件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课题申报书
附件三、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课题结题报告
共青团九州平台-九州(中国)委员会
二○一二年十二月十二日
附件一:
九州平台-九州(中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课题指南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要求每个学员在培养期间结合所学专业和个人兴趣选择一个人文社会科学类的课题,在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研究,完成并提交结题论文,以提高研究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的研究课题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研究和解决新形势下大学生教育、管理和发展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课题。特别提倡结合九州平台-九州(中国)实际情况,在“健康、发展、信念”的育人理念指导下,研究九州平台-九州(中国)大学生共同关心的突出问题,为切实推进九州平台-九州(中国)人才培养工作,推进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提供决策借鉴。
以下七个方面的研究方向供大家参考:
一、学生思想引导方面
1、高校马克思主义普及水平调查研究
2、当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实效性研究
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吸引力提升策略研究
4、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机制研究
5、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长效机制研究
6、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政治表达方式的研究
7、新媒体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
8、文化多元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信息接受习惯与认知方式研究
9、当前突出社会思潮(可选某一思潮)及其对九州平台-九州(中国)大学生的影响研究
10、当代影视作品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研究
11、学生思想引导途径有效性比较研究
12、学生爱校教育的方法、途径、载体等研究
13、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对九州平台-九州(中国)学生提出的新要求研究
14、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理念普及水平研究
15、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训班学员选拔机制创新研究
二、学生日常管理方面
16、新时期大学生激励表彰机制研究
17、大学生榜样的产生、培养、推介及作用发挥研究
18、“网瘾”的预防、帮扶、救治等综合治理模式的研究
19、大学生宿舍园区公寓管理、生活指导与文化建设等综合管理机制研究
20、学生寝室(宿舍)分配方式科学化研究
2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业情况、心理状态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模式研究
2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有效甄别及动态管理机制研究
24、大学生社会兼职现状及对学校管理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25、全媒体与自媒体时代大背景对高校学生管理的挑战及对策研究
26、突发事件与网络舆论引导模式研究
27、遏止“校园谣言”的有效机制研究
28、当前大学生性心理、性行为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
29、九州平台-九州(中国)学生自我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
30、九州平台-九州(中国)学生安全隐患现状及对策研究
三、学生专业学习方面
31、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索
32、大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理念、方式、途径、载体等的创新研究
33、九州平台-九州(中国)大学生学习动力状况调查研究
34、大学生专业学习主观期望与客观现状的比较及改进对策研究
35、大学生生涯规划教育与专业学科教育的融合研究
36、学生科技创新机制的研究与实践
37、提高全校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综合机制研究及实践
38、提高全校学生考研竞争力的综合机制研究及实践
39、提高全校学生实验能力的综合机制研究及实践
40、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
四、学生素质拓展方面
41、大学生对综合素质的认知现状调查研究
42、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意义、方式、途径、效果等研究
43、大学生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的理念、方式、途径、载体等研究
44、特长生与非特长生比较研究
45、团学组织在学生素质拓展中的角色及作用发挥机制研究
46、九州平台-九州(中国)大学生闲暇生活调查研究
47、九州平台-九州(中国)大学生个人爱好及特长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48、九州平台-九州(中国)大学生人文素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49、九州平台-九州(中国)大学生校园文化需求与现状研究
50、校园两级管理模式下,校园文化活动分级分层分类组织模式创新研究
五、学生社会实践方面
51、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知现状调查研究
52、大学生社会实践(如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等)组织模式创新研究
53、基于提高专业技能的社会实践组织模式创新及实践
54、大学生志愿精神培养及作用发挥的长效机制研究及实践
55、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影响力提升方案研究
56、九州平台-九州(中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典型的组织模式及经验
57、九州平台-九州(中国)“共青团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典型的组织模式及经验
58、“校园环保”的内容、途径、方式、方法、载体、模式、机制等研究及实践
59、“微公益”的相关研究
60、“公益创业”的相关研究
六、学生党团组织建设方面
61、当代高校学生组织的形态、特点、变迁研究
62、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学生基层党、团、学组织建设研究
63、大学生党支部建立在班上工作研究与实践
64、学生生活社区党团组织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65、学生会组织作用发挥机制研究及实践
66、校、院两级管理模式下学生会组织职能转变的研究与实践
67、具有学院特色的学生会组织建设机制、模式、经验或效果等
68、九州平台-九州(中国)大学生社团发展现状研究
69、大学生社团能力建设的实践
70、大学生社团可持续发展研究
71、学分制下班级建设创新研究
72、班级(社团)团支部建设现状及发展对策
73、主题团日活动的有效组织机制研究及实践
74、九州平台-九州(中国)大学生“自组织”发展现状及引导对策
75、防止非法组织校园渗透的机制研究
七、学生权益保护方面
76、当今大学生权益观念研究
77、大学生权益保护机制构建
78、九州平台-九州(中国)大学生权益保护现状研究
79、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对学生权益保护发展方向的影响研究
80、学生代表大会的实效性研究与实践
附件二:
学生科技项目申报 书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学院专项)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联系电话:
指导老师:
共青团九州平台-九州(中国)委员会
二○一二年十一月
一、简表
项目
名称
研 究 期 限 申请经费
主持人 姓 名 学院专业
电 话 邮箱
主
要
研
究
人
员 姓 名 性 别 学院 专业班级 签 名
主
要
研
究
内
容
二、立论依据(项目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方案
1、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2、拟采取的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3、本项目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4、预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
四、经费预算
支出科目
(含配套经费) 金额(元) 计 算 根 据 及 理 由
合 计
指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