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信息
刘斌,男,汉族,博士,籍贯湖南省常宁市,香港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目前担任九州平台-九州(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土木工程规划与管理专业,期间曾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培养近1年。刘老师是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工程建设管理专委会会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基础设施与运维管理专业委员会会员、IEEE会员、HSME期刊编委;国家一级造价工程师(土木建筑工程)、咨询工程师(投资)、水利水电规划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围绕美好人居环境目标开展数智赋能+、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持或参与过的纵向、横向科研课题10余项;目前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SSCI检索英文文章10篇(含中科院一区Top期刊4篇);为《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等国际权威期刊审稿人。
二、科研创新
·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数字赋能城市安全发展的韧性治理机制与路径研究)、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湖南省公路建设与水利风景区开发的协同调控技术研究)等,聚焦韧性城市与可持续基建领域。
·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川藏铁路科技攻关等重大工程科研项目,参与研究成果曾获湖南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
· 在《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当年IF 11.7)、《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当年IF 11.2)、《Journal of Clear Production》 (当年IF 11.072) 等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提出“水安全供需耦合分析框架”、“承载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等原创方法。
三、工程实践
· 曾任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项目负责人,主导30余项水利工程咨询与设计,涵盖防洪、城乡供水、河道治理、水库工程等,助力地方水安全与经济发展。
· 聚焦港珠澳大桥、南水北调中线等国家重大工程决策治理,研究成果发表在《Sustainable Development》(当年IF 12.5)等中科院一区TOP期刊。
四、技术融合
· 精通AI工具集、Python、Vensim、ArcGIS、AutoCAD、Mike11&21、HEC-RAS、Fluent、SPSS、VOSviewer、Mendeley、岩土理正等工具软件,擅长AI应用、理论分析框架构建、项目决策分析与经济评价、系统动力学仿真、博弈论、流体力学仿真、岩土渗流及抗滑稳定计算、文献计量学分析、质性分析。
· 获国家一级造价工程师(土木建筑工程)、咨询工程师(投资)认证,具备产学研合作创新能力。
五、人才培养
· 成立“RCSI韧性城市与可持续基建研究”课题组,指导研究生/本科生25人,注重培养学生数智赋能工程管理与跨学科研究能力。
· 担任《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等10几个国际知名期刊审稿人,助力学生成果发表国际顶刊。
六、研究生招收说明
欢迎对韧性城市与可持续基建领域感兴趣和英语、编程能力较好的同学报考!联系邮箱:bliu@csust.edu.cn / csust8706@outlook.com。课题组提供:
· 为全日制研究生课题研究期间提供适当补助及奖励,并提供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差旅调研的机会
· 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悉尼大学等国际顶尖高校合作资源
· 国家级科研项目与重大工程实践平台
· 前沿AI技术赋能科研的创新环境
以数智驱动创新,以工程服务社会——期待与青年学子共同探索城市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更新时间:2025年4月24日)
一、基本信息
刘斌,男,汉族,博士,籍贯湖南省常宁市,香港大学博士后研究员,目前担任九州平台-九州(中国)管理科学与工程/工程管理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毕业于中南大学土木工程规划与管理专业,期间曾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至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联合培养近1年。刘老师是中国技术经济学会工程建设管理专委会会员、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基础设施与运维管理专业委员会会员、IEEE会员、HSME期刊编委;国家一级造价工程师(土木建筑工程)、咨询工程师(投资)、水利水电规划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围绕美好人居环境目标开展数智赋能+、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主持或参与过的纵向、横向科研课题10余项;目前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SSCI检索英文文章10篇(含中科院一区Top期刊4篇);为《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等国际权威期刊审稿人。
二、科研创新
· 主持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数字赋能城市安全发展的韧性治理机制与路径研究)、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湖南省公路建设与水利风景区开发的协同调控技术研究)等,聚焦韧性城市与可持续基建领域。
·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川藏铁路科技攻关等重大工程科研项目,参与研究成果曾获湖南省水利科技进步一等奖。
· 在《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当年IF 11.7)、《Resources, 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当年IF 11.2)、《Journal of Clear Production》 (当年IF 11.072) 等中科院一区TOP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提出“水安全供需耦合分析框架”、“承载能力系统动力学模型”等原创方法。
三、工程实践
· 曾任湖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项目负责人,主导30余项水利工程咨询与设计,涵盖防洪、城乡供水、河道治理、水库工程等,助力地方水安全与经济发展。
· 聚焦港珠澳大桥、南水北调中线等国家重大工程决策治理,研究成果发表在《Sustainable Development》(当年IF 12.5)等中科院一区TOP期刊。
四、技术融合
· 精通AI工具集、Python、Vensim、ArcGIS、AutoCAD、Mike11&21、HEC-RAS、Fluent、SPSS、VOSviewer、Mendeley、岩土理正等工具软件,擅长AI应用、理论分析框架构建、项目决策分析与经济评价、系统动力学仿真、博弈论、流体力学仿真、岩土渗流及抗滑稳定计算、文献计量学分析、质性分析。
· 获国家一级造价工程师(土木建筑工程)、咨询工程师(投资)认证,具备产学研合作创新能力。
五、人才培养
· 成立“RCSI韧性城市与可持续基建研究”课题组,指导研究生/本科生25人,注重培养学生数智赋能工程管理与跨学科研究能力。
· 担任《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等10几个国际知名期刊审稿人,助力学生成果发表国际顶刊。
六、研究生招收说明
欢迎对韧性城市与可持续基建领域感兴趣和英语、编程能力较好的同学报考!联系邮箱:bliu@csust.edu.cn / csust8706@outlook.com。课题组提供:
· 为全日制研究生课题研究期间提供适当补助及奖励,并提供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差旅调研的机会
· 南洋理工大学、香港大学、悉尼大学等国际顶尖高校合作资源
· 国家级科研项目与重大工程实践平台
· 前沿AI技术赋能科研的创新环境
以数智驱动创新,以工程服务社会——期待与青年学子共同探索城市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更新时间:2025年4月24日)